老夫老妻更要互敬互让
作者:北京礼仪专修学院院长-李柠
随着年龄的增长,大多数老年人会自觉不自觉地脱离社会公共生活,将生活的范围和社交圈缩小,并久居在特定的小环境中。此时老夫老妻在日常生活中讲究互敬互让互谅,进而在祥和中安度晚年生活就显得特别重要。
我与老年朋友接触中注意到一个现象,许多老年人认为讲究夫妻相处之道是年轻人的事,认为“年轻时我们也浪漫过,也吵过闹过,现如今一大把年纪了,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了”。其实,有家庭存在,夫妻之间就应讲礼。
虽然老夫老妻一辈子了,彼此非常熟悉,继续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不成问题。但是,熟悉的夫妻关系并不代表和谐、幸福、健康的夫妻关系;老夫老妻一辈子并不代表是彼此的精神伴侣、灵魂执手。老夫老妻的关系处理好了,还能为子女做出好的榜样;处理不好,会产生家庭矛盾,甚至导致家庭解体,比小两口闹离婚带来的副作用还大。时下,老年人的离婚率在逐年上升,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。所以,我认为老夫老妻讲究夫妻之道,它能调剂枯燥的老年生活,促进健康起居,维系美满和睦的家庭。
那么,老年夫妻之间应注意什么,怎样的夫妻生活才算是快乐和谐?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互敬互让。
老夫老妻应同桌就餐。每日三餐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,也是感情联系的重要时刻。进餐时应互相照应、互敬互让。切忌讲究不合时宜的老一套:妻子服侍着丈夫先吃先喝,丈夫认为是天经地义。在老夫妻闹矛盾拌嘴时,这时忌一方赌气不吃老伴做的饭,更忌就餐时还冷言冷语。
老夫老妻要相伴而行。年轻人牵手是情调,老夫老妻牵手而行则不仅是浪漫,更是彼此的温暖和依赖。儿女不可能长时间陪伴在身边,这晚年的夫妻情还需要用信任、信赖,牵手而行去扶助。
处理好长幼之情。有了第三代后,老夫妻最容易将感情、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,在遗失自我中而彼此疏忽对方。可能不再关注老伴的身体健康状况、情绪感受、生活起居等,隔辈人成了全家的中心。但此时最易出现忽视围绕在老年人身边的各种隐患,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健康安全隐患、行动安全隐患等。
所以,特别提醒老同志,您在看护隔辈人时要量力而行,同时彼此间也应像看护婴儿般的相互细心关照。建立健康的长幼情也是老夫妻幸福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要讲究说话做事的艺术。男同志不善做家务,但作为丈夫,对妻子为家庭事务付出的辛苦要看得见,能体会到,该表达敬意时一定要说出来。当家务活需要帮忙时,当丈夫的该伸把手时就不能当甩手掌柜的。妻子对丈夫和家人的照顾更多的是操持家务。但是,在家庭生活中“默默无闻”的劳作者比“干活多,话更多”者更受欢迎。所以,建议妻子在做家务时要努力将絮絮叨叨的话转化为一个善意的目光、一个会意的表情、一个宽容豁达的胸怀,会给老夫老妻间带来更多的宽容、感激。
日常生活中别在小事上纠结。有些男同志不喜欢满商场转悠,但如遇和妻子外出购物,当丈夫的不能一概拒之,或表现出不耐烦。此时,您可换个角度想这事儿,妻子需要我当参谋,这是尊重我呀!或者,您把购物视为“遛个弯,活动活动腿脚,看看风景”,不也是一件愉快的事吗?作为妻子,如遇丈夫不情愿做的事,应努力体谅、换位思考,适当放弃自己的愿望、节制自己的行为,不在小事上纠结,对方在您的眼里就不会有那么多不如意。要有创造愉快生活的意识。有些老年人感觉生活枯燥,这和我们不会制造浪漫,没有生活激情有关。要知道,幸福快乐是经营与呵护出来的。其实,幸福快乐俯拾皆是。如女同志非常重视结婚纪念日、家人生日等家庭重要日子。
对此,当丈夫的一定要有心,尤其是结婚纪念日、妻子的生日不可忘记。适时,悄悄地为辛勤劳作的妻子准备一份礼物,这会给家庭聚会带来一个惊喜,也会让妻子温暖于心,使彼此成为快乐的长者。
本文刊于:支部生活
版权所有© 北京礼仪专修学院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749号 网站备案号:京ICP备19037267号-1 域名www.liyixueyuan.net为学院唯一信息公开网